水質性缺水不是水量不足,也不是供水工程滯后,而是大量排放的廢污水造成淡水資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現象。水質性缺水往往發生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,也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共同面臨的難題。我們或許無法大規模改變資源性缺水這一局面,但是可以通過環境保護,減少水資源污染。 水質性缺水與資源性缺水、經濟性缺水有密不可分的關系。首先,資源性缺水會導致水質性缺水狀況加劇,經濟發展對水的需求急劇增加致使水源的開發利用率無節制地增加,過高的開發利用率使被污染的水還來不及自凈便又投入使用,使用的是污水,排放的是更污的污水,資源性缺水導致水質下降,水質下降導致水不能利用,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,使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同時發生,且都更嚴重。水質性缺水的直接表象首先是環境的惡化,而受污染的水體勉強用作給水水源,一方面使處理工藝復雜,處理費用增高,另一方面也難以保障處理后的水質達到優良。特別是隨近代工業發展而產生的大量的、種類繁多的污染物進入水體,它們難于被水中微生物降解,卻容易通過生物食物鏈富集于生物體,對人造成危害。因此對污水進行治理和監控,是進行水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。
|